武山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开征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突出问题线索的公告

武山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开征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突出问题线索的公告

发布于 2025-04-10

招标详情

武山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联系人32个

立即查看

可引荐人脉可引荐人脉729人

立即引荐

历史招中标信息历史招中标信息385条

立即监控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畅通问题线索举报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现将持续深化整治农业农村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信访举报范围和监督举报方式公布如下:

一、征集时间

2025年4月-2026年12月

二、征集范围

(一)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①农村集体资金管理方面:重点针对侵吞、挪用、截留、套取集体资金行为,特别是私设“**库”、私设账外账、公款私存、多报少支、违规发放补贴、隐瞒收入、坐收坐支等问题;报账手续不全、乱报支出、“白条”抵库、虚报套取、无票据入账等问题。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面:重点针对农村集体资产**家底不清、权属不明、账实不符、流失严重等问题;贪占挪用、监守自盗、违规处置集体资产**,以及资产**低价对外发包、超过承包期限发包,和资产**发包收入长期不兑现、不足额入账等问题;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参与和干预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经营等问题;村干部利用工程套取资金、收受贿赂、优亲厚友、违规承揽和转包本村工程等问题。③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方面:重点针对村级“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村级财务公开不全面、不及时,民主理财流于形式等问题;未经民主程序审议、未签订书面合同、未及时缴纳合同约定价款等问题;监管部门对集体“三资”监管不力,审核不严、违规出借、挪用等问题。④农村集体债务方面:重点针对举债兴办公益事业、以虚假债务核销不合理开支、长期挂账不还、个人债务转嫁村集体等行为;因吃喝招待、请客送礼、滥发补助等非生产性开支形成债务的行为;行政推动或引导村集体以举债方式,购买理****点击查看公司等经营主体的行为。⑤社会关注焦点方面:重点针对帮扶项目资产移交主体错误、移交不彻底、移交的资产无收益、闲置、随意处置等问题;****点击查看**社规范化运行及收益状况,村集体投资第三方经营主体无收益等情况;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群众关注度高、期望值大的领域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突出问题。

(二)乡村**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方面。①财政****点击查看补贴资金使用监管方面:审核把关不严格,发放对象不精准,资金发放不合规;超标准、超范围、少发或重复发放补助资金;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雁过拔毛,以及在群众申领拨付过程中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②乡村**项目资金使用监管方面。项目实施招投标不规范,实施程序倒置、未批先建,项目建设质量不达标;贪占套取项目资金,违规干预插手项目招投标及建设、验收,谋取不正当利益;脱离实际盲目上项目,弄虚作假、多头申报、重复申报,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资产后续管理运营管护不到位,导致项目资产闲置或低效运行。③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监管方面。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征收的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截留、坐支、挪用或私设“**库”、白条入账,变相滥发津补贴或福利。以广告宣传费、办公费、接待费、信访维稳费、征地拆迁费等名义贪占套取乡镇财政资金;挪用、挤占乡村**资金;违规接待、违规吃喝、违规送礼等违纪违法行为。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突出问题。①规划设计方面。项目设计或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利用等规划衔接不紧密,脱离群众发展意愿,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数字造田”等问题;严查不到场设计,不征求群众意见,设计内容与实地不符,设计方案与生产需求不符;设计图件不全;灌溉项目水源保障率低、布局不合理;田间道路设计宽度、铺砂厚度不达标,影响工程质量和效益发挥等问题。②项目招标投标方面。招投标程序不规范,未严格按照评标办法对投标主体进行资质审查;招投标过程中暗箱操作、插手干预、层层转包、违法分包、化整为零、招小送大等行为以及出借资质、违法挂靠等问题。③项目竣工验收方面。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工程竣工验收,超期验收,验收程序不规范,竣工验收报告、决算审计报告、项目变更等相关手续不齐全,验收把关不严,图形式、走过场,“一签了之”等问题。④项目工程质量和施工监理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土地平整、地力提升、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等方面偷工减料质量不达标,有机肥以发代施等问题;严查监理单位履职不力,监理不到场走形式,未按规定对重要单体工程、隐蔽工程开展旁站巡视、未开展工程质量平行检验以及与施工单位串通等问题。⑤项目资金使用方面。项目资金以拨代支、截留套取、挤占挪用;以审减、结余等名目变相挤占挪用资金,导致项目资金支付不到位,超期未完工、超期未验收、超期未移交、拖欠工程款等问题;严查超范围、超比例使用项目资金,未专项独立核算,入账手续及支出凭证不完整、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⑥项目建后管护方面。管护责任未压实、管护主体不明确、管护资金不保障,日常管护巡查不到位、维修养护不及时,导致田间道路损毁、排水渠道淤堵、灌溉设施损毁、电力设施丢失,项目运行不正常等问题;严查高标准农田“非农化”“非粮化”、抛荒撂荒等问题。

三、投诉举报方式

1.信件举报地址:**县**镇**街2号,邮编:741300

2.举 报 电 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0938—****点击查看453

乡村**资金使用监管:0943—****点击查看466

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0943—****点击查看456

3.投诉举报邮箱: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点击查看@126.com

乡村**资金使用监管:****点击查看@126.com

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点击查看@163.com

4.受 理 时 间:法定工作日8:30—12:00,14:30—18:00。

5.受 理 范 围:主要受理反映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资金使用监管、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等方面来电来信。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问题,将按规定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四、其他说明

(一)举报人要对提供线索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故意捏造或夸大事实诬陷他人。对恶意举报、诬告陷害他人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举报材料尽量详细,如实提供涉嫌农村“三资”管理、乡村**资金使用监管、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违规违纪行为的事件经过、合同档案、交易记录、凭证凭据或影音资料等相关证明材料。

(三)对提供线索的举报人,受理机关将对其身份信息和举报内容严格保密。



****点击查看

202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