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招标编号:****点击查看
各投标人:
现对《中国铁建大桥局省道308线白马至新堡段公路工程施工第二标段项目(沥青)物资采购招标》招标文件部分内容进行变更,具体如下:
1. 招标文件P63页“第一节 沥青技术规格书”内容变更见附件一。
其他内容以招标文件要求为准,特此通知。
****点击查看
二〇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一)改性沥青
1.物资名称:沥青
2.规格型号:改性沥青SBS(1-C)、乳化沥青PC-3
3.质量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沥青路面用聚合物改性沥青》(GB/T 26528-2011)、《道路用乳化沥青》(JT/T 1243-2019)
4.技术要求及试验检测要求:
4.1 SBS(I-C)型聚合物改性沥青
技术指标应符合《GB/T 26528-2011》及以下规定。
序号 | 指标项目 | 单位 | 技术标准(I-C) | 试验方法 | |
1 | 针入度(25℃,100g,5s) 0.1 | mm | 60-80 | T0604 | |
2 | 延度(5℃,5cm/min) | cm | ≥ 30 | T0605 | |
3 | 软化点(环球法) | ℃ | ≥ 60 | T0606 | |
4 | 运动粘度(135℃) | Pa﹒s | ≤ 3 | T0625 | |
5 | 闪点 | ℃ | ≥ 230 | T0611 | |
6 | 溶解度(三氯乙烯) | % | ≥ 99 | T0607 | |
7 | 弹性恢复(25℃) | % | ≥ 70 | T0662 | |
8 | 离析,软化点差 | ℃ | ≤ 2.5 | T0661 | |
9 | RTFOT后残留物 | 质量变化 | % | ≤ ±1.0 | T0610 |
针入度比(25℃) | % | ≥ 65 | T0610 | ||
延度(5℃) | cm | ≥ 20 | T0610 |
4.2 PC-3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PC-3型乳化沥青主要用于粘层。技术指标应符合《JT/T 1243-2019》及下表规定。
序号 | 指标项目 | 单位 | 技术标准(I-C) | 试验方法 | |
1 | 破乳速度 | - | 慢裂 | T0658 | |
2 | 粒子电荷 | - | 阳离子(+) | T0653 | |
3 |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 % | ≤ 0.1 | T0652 | |
4 | 恩格拉粘度 E25 | - | 1-6 | T0622 | |
5 | 蒸发残留物含量 | % | ≥ 50 | T0651 | |
6 | 蒸发残留物性质 | 针入度(100g,25℃,5s) 0.1 | mm | 80-200 | T0604 |
延度(15℃) | cm | ≥ 50 | T0605 | ||
软化点 | ℃ | ≥ 48 | T0606 | ||
7 | 储存稳定性(1d) | % | ≤ 1 | T0655 | |
8 |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 | - | ≥ 2/3 | T0654 | |
9 | 低温储存稳定性(-5℃) | - | 无粗颗粒或结块 | T0656 |
5.适用条件(或环境要求):适合本项目沥青层施工使用。
6.验收条件:货到后抽检。
7.质保期要求:12个月。
(三)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料
1.生产和检验招标物资所执行的技术标准号。
2.投标物资的质量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及其引用标准的检测对比证明两份(具有CMA或CNAS认证检测机构出具的近两年投标物资质量检验报告)。
3.生产招标物资的主要设备状况详细描述表(包括设备名称和品种型号、投产时间、年产能力、工艺水平、技术性能、制造工厂家等)。
4.****点击查看工厂生产质量保证措施。
(四)合同交货计划
合同交货期参考《物资需求一览表》,详细交货计划和具体供货时间由买方签约时提供。
(五)投标物资详细的运输和供应方案
1.投标人交付的物资应分别按照合同要求交至指定的到货地点。
2.投标人应充分考虑和了解施工地点的地理位置和运输条件,采用合适有效的运输和货物交付方式,制定保证工程所需物资按时、按量、保质供应的具体措施。
(六)验收要求
1.货到后抽检,以检测结果为准,若不合格,一律退场拒收,并且卖方需承担因沥青不合格导致工地延误所发生的全额费用进行赔偿。
2.需满足GB/T 2290-2012《煤沥青》中技术要求,数量、外观验收无误后,由试验室取样进行质量检验,沥青检验标准:试样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检验合格后方可安排卸货。
3.验收标准:成品沥青由乙方在发货现场称重,甲方在收货处称重。甲乙双方计量的数量相差±0.3%以内时,以甲方过磅数量为准;相差超过±0.3%时,以双方认可的第三方称重数量为准。
(七)质量保证期
自物资交货验收合格之日起6个月。